返回
快速导航关闭
当前搜索
网站分类
栏目推荐
实用工具
热门标签
子分类:
快速祛痘网 >痘痘原因 » 正文

额头上起的痘痘一摸就疼怎么回事,详讲“痤疮”的用药方案

痘痘原因 更新时间: 发布时间: 痘痘原因归档 最新发布 网站地图

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。

痤疮的发病率为70%~87%,具有一定的损容性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,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。因可形成瘢痕,造成损容,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。

A.粉刺(黑头)

B.丘疹、脓疱

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

C.囊肿、结节

目前,痤疮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。遗传、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、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、痤疮丙酸杆菌繁殖、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。

痤疮多发于15~30岁的青年男女,皮损好发于面颊、额部,其次是胸部、背部及肩部,多为对称性分布,常伴有皮脂溢出。

痤疮的各种类型皮损如因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所致的粉刺、发生于毛囊口处的表浅脓疱、炎性丘疹、结节、囊肿及瘢痕等,均是由毛囊不同深度的炎症以及其他继发性反应造成的。

初发损害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,如白头粉刺(闭合性粉刺)及黑头粉刺(开放性粉刺),白头粉刺可挑挤出白黄色豆腐渣样物质,而黑头粉刺系内含脂栓氧化所致;

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症丘疹,顶端可有小脓疱;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暗红色结节或囊肿,挤压时有波动感,经久不愈可化脓形成脓肿,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。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,常以其中一、二种损害为主。

除了上述这种最常见的一般类型痤疮(又称寻常痤疮)外,痤疮还有许多特殊类型,分别好发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。

如:

  • 聚合性痤疮属较严重类型,表现为严重结节、囊肿、窦道及瘢痕,好发于男性青年;

  • 暴发性痤疮指少数患者病情突然加重,并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贫血等全身症状;

  • 雄激素、糖皮质激素、卤素等所致的痤疮样损害称为药物性痤疮;

  • 婴儿期由于母体雄激素在胎儿阶段进入体内,可引起婴儿痤疮;

  • 月经前痤疮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;

  • 皮肤清洁消毒剂中的抑菌物质、皂类或洗面奶内含的脂肪酸盐,多种化妆品、香波、防晒剂、增白剂、发胶及摩丝等均可引起皮脂分泌导管内径狭窄、开口处机械性堵塞或毛囊口的炎症,引发化妆品痤疮。

药店案例:

最近,31岁的王先生经常熬夜,还吃了火锅,再加天气渐暖,他的额头、脸颊上冒出很多红色疙瘩。那天,某药店举行义诊,王先生便去咨询。接待他的是店员小刘。小刘问道:“请问您哪里不舒服?”

“这些红色疙瘩又痒又痛,”王先生指指脸,说:“请帮忙看看,这是青春痘吗?”

小刘仔细察看——面部红色丘疹,部分有粉渣样分泌物,有痒痛症状,于是她点点头:“对,这是平日说的青春痘。医学上称为痤疮。其实,它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。临床表现不一,有的为丘疹、结节,有的为脓疱、囊肿等。”

“您的情况比较轻,属于Ⅰ度。”小刘说。

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,国际上普遍对痤疮进行了分级。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。但无论是按照皮损数目进行分级的国际改良分类法,还是按照强调皮损性质的痤疮分级法,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基本上是相同的。

根据病情由轻到重,痤疮分为4度。

Ⅰ度:多发黑头粉刺可伴散在炎性丘疹。

Ⅱ度:Ⅰ度基础上出现潜在性脓疱,仅见于颜面部。

Ⅲ度:Ⅱ度基础上出现深在性脓疱,颈部、胸背部亦可见。

Ⅳ度:Ⅲ度基础上伴结节、囊肿、瘢痕形成。

“为什么三十多岁的人还会长青春痘呢?”王先生很不解。

小刘笑道:“痤疮多发于12~25岁的青少年,25~40岁的患者也很多,甚至还有老年性痤疮!”“有人说这是上火导致的,是这样吗?”王先生继续问。

“上火是中医的说法,”小刘解释道,“西医认为,痤疮主要与雄激素、皮a脂分泌增多、毛囊皮脂腺的新陈代谢异常、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继发性炎症等原因相关,部分患者发生还与遗传、免疫紊乱、情绪及饮食等因素有关。”

“中医的认识和这不同,”小刘说,“中医认为痤疮多由风热、肺胃蕴热侵犯肌肤,确实与火热有关,另外,肝气郁结、气滞血瘀也可导致痤疮的发生。”

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呢?”王先生有些着急。

接下来我们就推荐一些西医的治疗药物:

1、痤疮的西医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:

1)外用维A酸类药物

具有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、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、溶解微粉刺和粉刺及抗炎的作用,还具有控制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改善痤疮瘢痕等功效,和抗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相关药物的皮肤渗透性。

外用维A酸类药物是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用药,中度痤疮的联合用药以及痤疮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(推荐理由)。

目前常用的外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如0.025%~0.1%全反式维A酸霜或凝胶和异维A酸凝胶, 第三代药物0.1%阿达帕林凝胶为本类药物首选,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优于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。

外用维A酸类药物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,如局部红斑、脱屑,出现紧绷和烧灼感,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可逐渐消失。最好低浓度或小范围使用。每晚1次。避光。

妊娠期头3个月内禁用维A酸乳膏;因无临床试验数据,不建议孕妇使用阿达帕林凝胶。

2)过氧化苯甲酰

为过氧化物,外用后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,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、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,可以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耐药的发生,如患者能耐受,可作为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之一。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外用抗生素一起使用。

有2.5%、5%和10%等不同浓度的洗剂、乳剂或凝胶。少数敏感皮肤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,敏感性皮肤患者宜从低浓度及小范围开始试用。

3)外用抗生素

常用的外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、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、氯霉素或氯洁霉素等,疗效较好。夫西地酸乳膏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及抗炎活性,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,也可作为外用抗生素用于痤疮治疗的选择之一。

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,故不推荐单独使用。宜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联合应用。

4)二硫化硒

2.5%二硫化硒洗剂具有抑制真菌、寄生虫及细菌的作用,可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。

用法为洁净皮肤后,将药液略加稀释均匀地涂布于脂溢显著的部位,3~ 分钟后用清水清洗。

5)其他外用药物

5%~10%硫磺洗剂和5%~10%的水杨酸乳膏或凝胶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轻微剥脱及抗菌作用,可用于痤疮治疗。

外用抗菌、抗炎药物用法一般建议点涂于皮损处。而外用维A酸类药物由于具有抗微粉刺作用,建议在皮损处及痤疮好发部位同时应用。疗程通常需8~12周或更长。

2、除局部用药治疗外,还可使用如下系统治疗药物

1)口服异维A酸

具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、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、改善毛囊厌氧环境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、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。因其能作用于痤疮发病的4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,故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痤疮药物,有明确适应证的痤疮患者宜尽早服用。

异维A酸为维生素A衍生物,能产生类似于维生素A过多症的不良反应,但停药后绝大多数可以恢复,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或罕见。肥胖、血脂异常和肝病患者应慎用。长期大剂量应用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、骨质增生、骨质疏松等,故<12岁儿童尽量不用。此外,还具有明确的致畸作用,孕妇禁用。已经存在抑郁症状或有抑郁症的患者不宜使用。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http://jbcty.com/
本文地址:http://jbcty.com/doudouyuanyin/9604.html
考高分网交流群

扫一扫加入QQ交流群

和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一起交流,分享干货资料!
快速祛痘网客服

扫一扫加客服微信

有疑问请咨询快速祛痘网微信号,在线为您解答!
我们一直用心在做
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jbcty.com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· 创奇学院

ICP备案号:赣ICP备2022002143号